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地质学论文_松坪沟景区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

来源:地震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30 14: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地质灾害概述 1.2.2 风险管理概述 1.2.3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4 城市地质学研究现状 1.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地质灾害概述

    1.2.2 风险管理概述

    1.2.3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4 城市地质学研究现状

    1.2.5 主要存在的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松坪沟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5.1 物探

    2.5.2 现场调查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2.8.1 第四系松散岩组

    2.8.2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

第3章 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

3.1 灾害点概述

3.2 地震地质灾害与松坪沟断层

3.3 灾害点空间发育分布特征

    3.3.1 灾害点平面分布特征

    3.3.2 灾害点高程分布特征

    3.3.3 灾害点坡度坡向分布特征

3.4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体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4.1 地震地质灾害早期风险识别

4.2 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因子权重计算

4.3 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4 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5 地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4.5.1 易损性评价模型

    4.5.2 易损性评价结果

4.6 单体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坪沟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1 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概述

5.2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2.1 评价单元的选取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评价模型介绍

    5.2.4 危险性评价结果

5.3 区域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5.3.1 评价指标体系

    5.3.2 评价模型介绍

    5.3.3 易损性评价结果

5.4 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5 基于风险评估的景区开放与规划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文章摘要:松坪沟区域受多期地震作用,特别是1933年叠溪地震对松坪沟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灾害造成很大影响,形成十多个地震堰塞湖,也因此为该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滑坡,该高位滑坡瞬间摧毁坡脚的新磨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直接导致叠溪—松坪沟景区至今仍是关闭状态。松坪沟景区是九环线西线上第一个省级风景区,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地震破坏遗址之一、国内著名的红叶观赏胜地、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素有“三沟九海十四景”之称。松坪沟景区的优美景色因地震而生,而同时因为地震产生的还有各类地质灾害,加上区域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在该区域,景区的可开放性以及基于地质环境对区域规划科学性及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松坪沟区域地震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尺度的风险评价为目的,遵从工程地质学、统计学、人文地理学的思想与原理,通过现场踏勘、遥感解译、资料收集整理、数值模拟等方法相结合,实现不同破坏程度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松坪沟景区地震地质灾害赋存的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分析对研究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现场调查,查清了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所赋存的地质环境背景。特别是厘定了研究区最主要的地震构造——松坪沟断层的发育情况、整理了1933年叠溪地震孕育的地质灾害等情况;(2)松坪沟景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研究根据现场踏勘,按照地震对地质体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将研究区地质体分为三类:第1类为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堆积体(滑坡、崩塌)、第2类为有地形变形尚未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灾害点(不稳定斜坡)、第3类为未发生地形变形或未调查到变形迹象的地质体。统计分析了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在灾害类型、平面分布、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及规律。且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受松坪沟断层影响强烈,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受断层下盘效应、距离效应等影响明显;(3)松坪沟单体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前两类灾害的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单体地震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Ⅰ(低度)、Ⅱ(中度)、Ⅲ(高度)、Ⅳ(极高)均存在。其中,Ⅰ(低度)风险灾害点有5个,占总数的25%,Ⅱ(中度)风险灾害点有5个,占总数的25%,Ⅲ(高度)风险灾害点有9个,占总数的45%,Ⅳ(极高)风险灾害点有1个,占总数的5%。风险等级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带来损失大小的综合体现。Ⅳ(极高)风险灾害点为两河口村上和尚寨不稳定斜坡,应对Ⅲ级及以上风险等级的灾害点进行严密监控,防止灾害损失的发生和扩大。(4)松坪沟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对于第3类未发生地形变形或未调查到变形迹象的地质体,着眼于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区中、低度风险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1%,高、极高风险区域占9%。研究区大范围面积属于低度风险区,其次是中度风险区。中度风险性区域沿松坪沟主沟和S448线分布,穿插出现高度和极高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主要出现在从松坪沟沟口至桦子林段以及刁公寨至墨石寨段。(5)松坪沟景区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景区可开放评价及建议风险评价的直接作用是为区域规划建设服务。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对于已建设投入运营的景区,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整体偏高,若不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景区不能对外开放;对于拟开发建设的景区,应在严密的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松坪沟景区的扩大开发;对于已形成的居民聚集地和居民点,部分区域风险等级较高,应密切监测区域地质变形、考虑移民以防止重大灾难性事故。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网址: http://www.dzdzzz.cn/qikandaodu/2022/0130/567.html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_面向应用的地震地质本科教学改革与
下一篇:地质学论文_基于GIS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