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对怒江水电开发中的地震地质与工程抗震问题的(3)

来源:地震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12: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怒江流域山高水急,江水带有极大的能量,如果不进行开发利用,它就会依靠不断的冲刷岸坡消耗能量。所以,造成怒江河谷不断地被深切,因而崩塌、滑

怒江流域山高水急,江水带有极大的能量,如果不进行开发利用,它就会依靠不断的冲刷岸坡消耗能量。所以,造成怒江河谷不断地被深切,因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就会经常发生。这些地质灾害是在怒江河谷不断被深切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如果人们把怒江的水能用来发电,势必会大大降低水能对岸坡的冲蚀能力,使得怒江河谷的快速深切、发育趋于稳定,最终会大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总的能量守恒的概念上说,怒江水电开发就是把江水切割岸坡的能量利用起来发电,造福人类。

此外,在水电站建成之后,由于水库的形成,能够增加周围的水汽,有效地改善周围的局部小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快速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出现。很多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与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直接相关。所以,一般来说水电站建成之后到发挥出最佳的地质减灾效果,还要有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水电开发过程中会对沿岸居民进行开发性移民,流域区人口的减少可以大大降低对区域植被的破坏,从而有效减少了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度。

所以,笔者认为怒江水电开发之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程度较水电开发前将会有所降低。

3.3 关于溃坝的可能性 怒江流域属河谷地形,在云南省境内总长度为690km,峡谷两岸的山峰多在海拔3000m以上,具备建水库的条件。工程规划河段的地质条件好,工程技术难度不大。怒江中下游河段水量年际变化小,暴雨强度不大,洪水年际变化小,造成溃坝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该工程出现意外,巨大洪水破坝而出,但经过较长距离的狭窄弯曲峡谷的约束、调蓄及消能作用,也会使洪水的流速和流量大大减少,对下游的危害大大降低。此外,随着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大坝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下面就对此方面工作进行论述。

4 怒江水电开发中的工程抗震问题

4.1 已建大坝的抗震情况 大地震只在极震区造成严重破坏,随着震中距的加大,破坏力迅速衰减,建筑物仍有安全之地。譬如,美国西部与我国西部一样,是复杂地质构造区。位于圣安德烈斯断裂带附近的旧金山市曾发生过8级特大地震,但旧金山市建设的空前繁荣,而且附近也建设了一定数量的水电站,至今没有发生重大溃坝事件。美国西部建设的帕克依玛高拱坝,也曾遭受大地震的考验。1971年2月9日美国圣符安南道(San Fefnando)6.6级地震,地面加速度记录0.5g(相当于9度),坝顶记录1.6g,仅坝肩岩石出现裂缝,大坝安然无恙。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结合处,其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强震活动程度远大于我国和美国西部。但日本建设了一批水电站、核电站。最近,日本发生罕见的“3·11”9级特大地震和空前的大海啸,只有近震中的5个县受到严重破坏(海啸的破坏力远大于地震),远离震中的地方还是安全的,也没有发生溃坝事故。

我国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已有50余年,建成有大型水坝近400座,中型水坝2000余座。这期间正是我国地震进入活跃期,先后发生几十次强震,有一些坝受到超设计标准地震烈度的考验,虽然出现一些局部损坏,但大坝整体是稳定的,没有发生一座溃坝事故。2008年汶川8级特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附近建有大、中型水坝30余座,紫坪铺水库就建在距离震中十几公里的地方。震前一些大、中型水库、水电站,按8度、7度进行了抗震设计,实际遭遇超设计标准的9度、10度和11度的地震。建筑物仅出现一些局部损坏,但整体上还是稳定的,没有发生倒塌、溃坝,做到了“大震不倒”。

国内外大坝抗震的事实证明:在龙门山断裂带、怒江断裂带等复杂地质构造带和强震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4.2 工程抗震学的科技支撑 为什么水电站大坝能抵御8、9级高烈度地震而不垮呢?这是为了将地震灾害减少到最低,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国内外发展起两门新兴学科:工程地震学和抗震工程学。在这两门新兴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大大增强了各种工程抗震能力,保证了在地震区工程的抗震安全。

工程地震学研究地震区里各具体工程地点可能遭受到的地震最大烈度,以便工程设计人员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安全。我国在本学科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编制,并且不断修订完善,由确定性向概率的方向发展,由笼统的地震烈度向地震动参数最大加速度和反应谱方向发展。它不仅为一般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参数,更为工程的选址指明了方向。同时,还为水利水电、核电等重大工程制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标准。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分级,工作内容和适用对象,以及明确应采用确定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两种方法互相校正。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保证评价质量,为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网址: http://www.dzdzzz.cn/qikandaodu/2021/0620/395.html

上一篇:日本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探析
下一篇:巢湖核电厂厂址地震地质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