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情况调查及分(2)

来源:地震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4 01:5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研究36例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特点:(1)男女比例相当;(2)年龄以20~50岁者居多;(3)病情主要为轻、中度;与本院在此次重大灾害险

本研究36例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特点:(1)男女比例相当;(2)年龄以20~50岁者居多;(3)病情主要为轻、中度;与本院在此次重大灾害险情抢救中作为后方医院有关。按欧美国家在创伤救治方面的分级,应为Ⅲ级和(或)Ⅳ级救治中心[12]。主要收治由成都、德阳等地前方医院的转运伤员,大部分为轻、中度地震伤残人员及部分病情相对稳定的重伤员,与恰当地选择转运伤员有关。由于转运需借助交通工具且转运过程时间较长,医疗条件较为简单,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或病情尚不稳定的伤员不适宜长途转运,而伤情较为稳定且需进一步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才适合转运。

本研究ADL评分及RAL结果显示,36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均得到较为显著的好转,29例(80.56%)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大于60分,日常生活基本自理。28例(77.78%)患者康复治疗后RLA达到Ⅷ级。与成功的伤情判断和转运,以及早期接受康复治疗密不可分。

但从总体上看,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仍低于四川省普通居民[13]。本研究3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66.67%)、头昏(63.89%)、失眠(63.89%)及复杂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如听力、视力及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83.33%,主要为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36例患者中58.33%的患者接受了心理治疗。可能是因地震伤病的困扰、家庭财产损失及失去亲人等应激事件,给患者带来了不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及挑战。因此,加强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身体、心理康复治疗,促进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日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返回社区康复治疗状况不容乐观,仅11.11%的患者接受了持续康复治疗,77.78%的患者选择了中断康复治疗,不利于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与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及意识缺乏有关。提示应增强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条件及理念,增加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活动,加强康复知识教育宣传及学习,对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普及康复理念、情感支持,调动其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的发生,为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一个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和谐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综上所述,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仍不尽满意,特别是心理相关的生活质量。其原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仍是灾后重建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后续的干预治疗中,除提高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条件、加强康复意识外,还应增加对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14-15],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1]陈犇,李玉娟,杨鼎君,等.汶川地震中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J].华西医学,2010,25(9):1721-1723.

[2]柯雄,李宁秀,高博,等.地震对人群健康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299-302.

[3]李瑞.心理护理对地震受灾伤员康复的作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0):3037-3038.

[4]于红军.汶川地震后幸存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研究[J].灾害学,2019,34(4):176-180.

[5]赵继宗.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49.

[6]SAINSBURY A,SEEBASS G,BANSAL A,et of the barthel index when used with older people[J].Age Ageing,2005,34(3):228-232.

[7]张仕超,周志东,周春清.汶川特大地震次生灾害类型与今后应急救援对策探讨[J].四川水利,2013,34(4):4-8.

[8]SKOLNICK BE,MASS AI,NARAYAN RK,et al.A clinical trail of progesterone fo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 Engl J Med,2014,371(26):2467-2476.

[9]HARING RS,NARANG K,CANNER JK,et brain injury in the elderly: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rends and risk factors[J].J Surg Res,2015,195(1):1-9.

[10]SHINICHI O,YOSHIHIRO I,HIROYUKI F,et al.First aid stations and patient demand in tsunami-affected areas of Iwate prefecture following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J].Int J Disaster Risk Reduct,2018,6(5):435-440.

[11]杨鼎君,陈犇.地震前后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6):1032-1034.

[12]彭幼清.急诊分拣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6(3):97-99.

[13]李宁秀,刘朝杰,李俊,等.四川省城乡居民SF-36评价参考值[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43-47.

[14]杨一,石远鹏,张晓林.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研究进展与展望[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5):61-68.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网址: http://www.dzdzzz.cn/qikandaodu/2021/0504/367.html

上一篇:年中国科技期刊种统计源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前名
下一篇:中医药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应用